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55期


发布时间:

2022-06-14

来源:

本站

作者:

PhenoTrait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155期

主讲人:春中国农业大学 吴才聪

题   目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大数据构建及应用

日   期:6月20日,周一,19:00-20:00

  • 农业为什么要用北斗?
  • 农基大数据是如何构建的?
  • 农基大数据有何重要作用?

 

 

主讲人简介

 

吴才聪,男,1975年6月生,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农机作业监测与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精准农业技术装备分会秘书长,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总体技术部主任。1997年本科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机械专业,2003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2003-2012年在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工作。2014.1-2015.1在Texas A&M University从事访问学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机导航与大数据分析。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国家发改委卫星应用专项等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新疆兵团科技合作奖1项,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贡献奖”,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风云人物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导航定位原理及农业应用》教材和《北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著作。担任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IJABE)编委、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主持建设了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大数据平台,接入各类农机42.8万辆,组织编制的《麦收快讯》等“北斗+农机作业监测”报告在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获得《农民日报》《科技日报》与CCTV-17频道、北斗官网等报道。

推荐新闻

石时之约|韩志国:透过表型数据,看见植物的喜怒哀乐!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将对话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植物表型学会(IPPN)执委会委员/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

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慧聚改变的力量

让我们“慧聚”在一起,为“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赋能。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建设注意事项

育种,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各种表型指标(产量、品质、抗性)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AI育种,从这里起步)。育种工作中大约70%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

作物生理表型测量基础原理

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早、快”,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叶绿素荧光成像,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