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博智慧大讲堂第29-31期通知


发布时间:

2020-05-01

来源:

植物表型圈

作者:

慧诺瑞德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29期暨植物表型专场第16期

主讲人:张建,华中农业大学

题 目:低空多源遥感表型观测效果影响途径与建议

日 期:5月6日(周三)19:30-20:30

  • 低空遥感载荷如何选?
  • 图-形-谱表型如何测?
  • 低空遥感表型未来如何发展?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30期

主讲人:张峰,明尼苏达大学

题 目:基因编辑与未来农业

日 期:5月7日(周四)10:00-11:00

  • 基因编辑技术的历史回顾
  • 植物基因编辑的现状以及瓶颈
  •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31期

主讲人:崔伟,清华大学

题 目:区块链技术原理及其在现代农业的应用案例

日 期:5月8日(周五)19:00-20:00

  • 何为区块链技术?
  • 区块链都有哪些应用?
  • 区块链技术在农业种的应用?

 

 

主讲人简介

 

张建,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工作后分别以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量子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所农业航空遥感应用中心从事农业低空遥感载荷和作物监测相关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低空遥感载荷在作物表型特征提取性能及改进途径等研究。自主集成研发了低空无人机多源遥感成像平台及配套影像处理和表型特征提取一体化处理算法,并申请专利和软著,相关成果转化推广到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使用。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金等科技项目十余项。在Molecular Plant、Remote Sensing、Precision Agriculture和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10篇。

 

张峰教授目前就职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及微生物学系,任助理教授。张峰教授长期从事于植物基因编辑以及作物性状改良方面的研究。他是第二代基因组编辑技术,TALEN技术的共同发明人。TALEN 技术大大提高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易用性,使高效编辑任意基因成为了可能。该技术于2012 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10大科技突破。张峰教授利用TALEN技术成功地在多种植物,包括烟草,大豆,土豆,油菜,小麦以及苜蓿中进行了精确的单基因和多基因编辑,研发了无反式脂肪酸的大豆,耐储土豆,高纤维小麦,易消化苜蓿等多个基因编辑作物品种。其中7个品种获得美国农业部非转基因品种认证。在加入明尼苏达大学之前,张峰教授作为共同创始人以及首席运营官创立了第一家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作物性状改良的生物技术公司,Calyxt,并领导该公司于2017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张峰教授的团队目前主要致力于新一代大规模高通量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发,重要农艺性状改良,以及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崔伟,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1996年至2006年在清华求学。2006年至2016年,作为跨国企业高管,在美国、中东、日本、欧洲多国工作十余年。2016年初回国,专注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工作,目前已经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知名技术专家,为多家企业,提供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的培训和咨询,定制和实施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担任清华X-Lab区块链实验室创业导师,清华-青岛大数据研究工程中心顾问,人民网慕课法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多次受邀到农业农村部做区块链在农业应用相关报告和培训。2014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优秀专利奖。

推荐新闻

石时之约|韩志国:透过表型数据,看见植物的喜怒哀乐!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将对话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植物表型学会(IPPN)执委会委员/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

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慧聚改变的力量

让我们“慧聚”在一起,为“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赋能。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建设注意事项

育种,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各种表型指标(产量、品质、抗性)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AI育种,从这里起步)。育种工作中大约70%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

作物生理表型测量基础原理

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早、快”,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叶绿素荧光成像,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