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心
PhenoTrait植物表型论坛图文回顾
发布时间:
2019-12-25
来源:
植物表型圈
作者:
慧诺瑞德
PhenoTrait论坛是由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PhenoTrait)发起的系列专业植物表型论坛,自从2016年5月20日创办以来,已经和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在全国组织了23场论坛,先后邀请到来自中英法澳等国家的73位报告人做了120个专业报告,吸引到2220多人参会交流。
PhenoTrait植物表型论坛的组织形式为:
- 科研单位主办,PhenoTrait协办
- 主办单位组织农学/生物学报告,提问题和需求;协办单位组织表型技术报告,找解决方案
- 双方共同宣传、组织
- 尽量简单、高效,起到真正的学术交流和头脑风暴作用,真正碰撞出火花
PhenoTrait论坛自创办伊始就一直秉持着“80%学术 + 20%技术”的原则,并尽量做到“农学/生物学报告”和“表型技术报告”五五开,形成激烈的头脑风暴。在过去3年多中,PhenoTrait论坛在我国植物表型圈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国际植物表型圈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从2019年开始,PhenoTrait论坛新增“圆桌论坛”环节,在半天的报告后邀请相关报告人走上讲台,和主持人及与会听众一起交流、讨论,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被列入论坛的固定流程中。
2019即将结束,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20。PhenoTrait论坛也将再接再厉,与更多科研单位合作,为促进植物表型的交流普及、应用探讨、技术发展、深入合作而贡献一份力量。
PhenoTrait论坛列表
举办日期 | 地点 |
参会 人数 |
2016.05.20. |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68 |
2016.05.23.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75 |
2016.06.07. | 华南农业大学 | 75 |
2016.06.14. | 石河子大学 | 28 |
2016.06.15.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35 |
2016.06.16. | 新疆农业科学院 | 30 |
2016.06.20.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 | 32 |
2016.11.09.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40 |
2016.12.27. | 中国农业大学 | 60 |
2017.02.22. | 中国科学院上海逆境中心 | 26 |
2017.04.19. | 南京农业大学 | 156 |
2017.05.03. | 浙江大学 | 45 |
2017.05.14. | 华中农业大学 | 150 |
2017.06.06.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30 |
2017.07.03. | 四川农业大学 | 120 |
2017.09.16. | 山东农业大学 | 170 |
2017.11.23.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140 |
2018.05.0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50 |
2018.05.19. | 广西大学 | 200 |
2018.11.09.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110 |
2019.05.20. | 东北农业大学 | 230 |
2019.07.19-21 | 济南泉盈酒店 | 100 |
2019.08.10. | 烟台大学 | 150 |
PhenoTrait论坛报告人
- A. Hassan,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C. Salon,法国农业科学院
- F. Baret,法国农业科学院
- 曹治国,华中科技大学
- 陈光登,四川农业大学
- 陈庆山,东北农业大学
- 陈世华,烟台大学
- 陈贻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程 涛,南京农业大学
- 程汝宏,河北农林科学院
- 付春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关义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
- 郭庆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郭婷婷,屯玉种业
- 郭新宇,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韩冀皖,亚伯大学/英国国家植物表型中心
- 韩文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韩志国,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侯 飞,汉莎科技
- 胡银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黄成龙,华中农业大学
- 姜鸿明,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 金秀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李 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李 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李 旭,中国种子生命科学中心
- 李 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李根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李会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李世晓,五谷种业
- 刘梦晗,张家港市三阳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刘守阳,法国农业科学院
- 卢为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陆 昊,华中科技大学
- 路小铎,安徽农业大学
- 马 建,四川农业大学
- 马锋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马朋涛,烟台大学
- 马韫韬,中国农业大学
- 彭连伟,上海师范大学
- 秦 源,福建农林大学
- 宋青峰,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唐晓艳,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
- 王 益,四川农业大学
- 王 凯,福建农林大学
- 王海波,河北农林科学院
- 王纬轩,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王喜庆,中国农业大学
- 王秀娥,南京农业大学
- 吴 劼,南京农业大学
- 吴峰楷,四川农业大学
- 吴贤婷,武汉大学
- 夏晓剑,浙江大学
- 肖永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谢宗铭,新疆农垦科学院
- 信长鹏,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
- 熊国胜,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徐淑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徐云碧,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杨贵军,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杨万能,华中农业大学
- 叶 剑,智种网
- 易小平,石河子大学
- 于 洋,北京农林科学院
- 张爱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张木清,广西大学
- 张子山,山东农业大学
- 赵久然,北京农林科学院
- 赵玲玲,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 郑邦友,澳大利亚CSIRO
- 周学成,华南农业大学
- 朱荣胜,东北农业大学
- 邹继军,中信农业基金
PhenoTrait论坛图片回顾
推荐新闻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将对话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植物表型学会(IPPN)执委会委员/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
让我们“慧聚”在一起,为“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赋能。
育种,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各种表型指标(产量、品质、抗性)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AI育种,从这里起步)。育种工作中大约70%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
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早、快”,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叶绿素荧光成像,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
视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