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表型组学技术论坛”暨第8次PhenoTrait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6-11-11

来源:

植物表型圈

作者:

慧诺瑞德

2016年11月9日上午,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办,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友维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和济南达仁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植物表型组学技术论坛”在花生所三楼会议室圆满举行。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赵红军研究员主持开幕仪式并致辞。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百人计划”、作物分子育种团队负责人付春祥研究员以“作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分子育种”为题,详细介绍了分子育种技术和他们团队在柳枝稷、玉米和苜蓿育种中的研究工作。

 

 

国际农业遥感和田间植物表型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法国农业科学院Frédéric Baret教授以“Development of Field Phenotyping Methods”为题,详细介绍了法国植物表型组织(FPPN)在田间植物表型领域的创新性工作。

 

 

Baret教授的高足、法国农业科学院刘守阳博士则以“Phenotyping Wheat using 3D ADEL-Wheat Model”介绍了他利用近地遥感技术在小麦田间表型领域的工作。

 

 

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韩志国博士以“植物表型组学技术进展和表型平台的构建”为题,详细介绍了国际植物表型领域的最新进展、最新技术,以及如何针对实际需求定制化设计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

 

 

“理解生命的规律,例如通过基因型的鉴定来预测表型”被列为2016年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出的6大科研前沿之一。

 

 

世界各国均相继出台一系列国家级研究计划,争相建立高水平植物表型鉴定平台,开展表型组学研究,力争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例如加拿大将投资3720万加元建设植物表型和图像研究中心美国普渡大学先后获得1900万美金和625万美金分别用于其田间和温室表型平台的建设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代表了作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对我国开发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农作物品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和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关注植物表型领域,上个月“第一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刚刚在北京圆满落幕,明年在深圳召开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也设置了两个表型组分会场,同时中国植物表型组学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这一切都表明,植物表型组学真正受到了越来越高度的重视。

推荐新闻

石时之约|韩志国:透过表型数据,看见植物的喜怒哀乐!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将对话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植物表型学会(IPPN)执委会委员/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

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慧聚改变的力量

让我们“慧聚”在一起,为“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赋能。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建设注意事项

育种,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各种表型指标(产量、品质、抗性)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AI育种,从这里起步)。育种工作中大约70%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

作物生理表型测量基础原理

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早、快”,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叶绿素荧光成像,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