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83期 | 李根英:小麦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

2020-12-31

来源:

本站

作者:

PhenoTrait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83期

主讲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李根英

题 目:小麦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研究

日 期:01月05日,周二,19:30-20:30

  • 什么是基因编辑?
  • 成功的基因编辑需要哪些关键因素?
  • 如何尽快鉴定多倍体植物的突变类型?
  • 如何从众多突变体中选出想要的类型?

 

 

主讲人简介

 

李根英,女,博士,研究员,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首席专家。山东省无党派代表人士议政建言小组成员,山东省富民兴鲁专家顾问团成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小麦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转基因专项重大项目、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七大作物育种专项、山东省良种工程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小麦品种4个,发表学术论文5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个、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

 

长期从事小麦分子育种工作,建立了国际先进的高效小麦转基因技术平台及农杆菌介导的小麦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春小麦最高转化效率到95%,冬小麦的最高转化效率达到46%,突破了小麦基因型对于基因转化的限制;开发了小麦多基因多靶点编辑载体系统,单基因三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100%,双基因六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96%,三基因八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37%,利用该体系实现小麦基因编辑的规模化应用,创制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新种质。建立了小麦分子育种信息共享平台,收录了国际上小麦可用的分子标记及其载体品种,实现了小麦分子育种信息的网络化服务。

推荐新闻

石时之约|韩志国:透过表型数据,看见植物的喜怒哀乐!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将对话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植物表型学会(IPPN)执委会委员/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

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慧聚改变的力量

让我们“慧聚”在一起,为“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赋能。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建设注意事项

育种,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各种表型指标(产量、品质、抗性)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AI育种,从这里起步)。育种工作中大约70%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

作物生理表型测量基础原理

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早、快”,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叶绿素荧光成像,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