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外院士领衔,顶级科研力量共话种业发展——2021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

2021-12-21

来源:

本站

作者:

PhenoTrait

  12月17日,温暖如春、风景亮丽的三亚迎来了全球种业盛会——2021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主论坛的隆重开幕。大会以“聚焦种业科技创新 牢筑现代农业根基”为主题,嘉宾阵容群星璀璨,由20余位中外院士领衔,100+政府领导、中外种业科学家、专家学者、企业领袖、行业精英共聚三亚,聚焦技术创新,擘画种业未来。
     

 

       中外种业领军单位背书,发力种业聚势破局

 

  本届大会组织机构涵盖了多家种业领域的国内外领军单位,旨在聚各方能量,推动种业科技创新。本届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种子协会、亚太种子协会、作物科学亚洲协会、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指导和支持。

 

  大会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作物学会、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世信国际会展集团共同主办,海南世信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海南英特斯克尔国际种业科创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三亚市委员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委员会、海南红旺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还得到了中国银行三亚分行、北京创种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慧诺瑞德公司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展示了多种通量的植物表型技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种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广聚全球种业科学家,交流新知共话发展

 

  上午8:50,2021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主论坛开幕式如期举办。三亚市有关领导、中国科协有关领导等嘉宾出席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主席、国际农业智库主席翟虎渠先生致辞并宣布开幕。

 

  开幕式之后,大会进入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主席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晓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中国工程院许为钢院士,美国科学院邓兴旺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中心主任朱健康,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任长忠,非洲科学院贾银锁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研究员刘春明,国际玉米小麦中心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何中虎等行业知名专家分别围绕科技创新与种业安全、辣椒育种、棉酚合成与品质改良、表观变异与作物性状改良、科技创新与富硒产业发展、家畜基因工程育种、我国粮食安全及发展策略、主粮作物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燕麦荞麦种业科技、水稻营养品质和抗穗发芽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育种应用、小麦品质育种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45场权威主题报告,洞悉国际种业前沿与发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近年来,中国农业种业科研攻关声浪迭起、热潮涌现,国家扶持政策频繁落地,在此背景下2021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的举办适逢其时。为全面展现我国及全球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加速普及科技创新,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组委会精心筹备了“会前论坛一——领袖论坛”、“会前论坛二——玉米与生物技术分论坛”、“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大会特别推荐与国际报告专场”等多个论坛,共45场主题报告,广邀国内外院士、政府主管领导、企业领袖等行业知名人士在大会现场面对面分享精彩观点、行业新知。

 

  45场主题报告内容涵盖中国农业发展、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兰科植物种业、畜禽种业、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玉米种业、干细胞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草品种选育、粳稻品种选育、作物表观遗传调控和设计、蓝莓种质、种植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种业现状和前沿育种技术,解读维度包括种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最新技术成果。

 

 

  2021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主论坛的顺利启幕,为加强种业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理念、优异资源、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与国外机构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创新等合作提供了平台,为中国种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提供了窗口。

推荐新闻

石时之约|韩志国:透过表型数据,看见植物的喜怒哀乐!

本期石时之约,我们将对话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植物表型学会(IPPN)执委会委员/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

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慧聚改变的力量

让我们“慧聚”在一起,为“慧科研、慧育种、慧种田”赋能。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建设注意事项

育种,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各种表型指标(产量、品质、抗性)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AI育种,从这里起步)。育种工作中大约70%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

作物生理表型测量基础原理

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早、快”,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叶绿素荧光成像,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