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心
水稻抗稻瘿蚊表型鉴定方法的改进
- 分类:植物表型资讯
- 作者:PhenoTrait
-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22-01-13 06:1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结果表明,每个BC2F2群体的感病苗与抗病苗之比为0.27~0.39,均符合卡方检验的3:1分布。对1078株形成“标葱”(PSS)的水稻幼苗进行感病鉴定,其中3364株鉴定为抗病,抗感比也符合3:1分布。表明稻瘿蚊抗性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
水稻抗稻瘿蚊表型鉴定方法的改进
【概要描述】结果表明,每个BC2F2群体的感病苗与抗病苗之比为0.27~0.39,均符合卡方检验的3:1分布。对1078株形成“标葱”(PSS)的水稻幼苗进行感病鉴定,其中3364株鉴定为抗病,抗感比也符合3:1分布。表明稻瘿蚊抗性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
- 分类:植物表型资讯
- 作者:PhenoTrait
-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22-01-13 06:10
- 访问量:
稻瘿蚊被认为是仅次于蛀虫和稻飞虱的第三大破坏性水稻害虫。目前,提高寄主植物抗性是管理害虫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发掘抗病种质,整合抗病基因是防治害虫的必要手段。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大量的基因型数据可轻松获得,但与之匹配的精确表型数据却很难获取。因此,开发一种高通量的表型分析方法(HTPM)并提高评价精度是促进水稻对稻瘿蚊抗性研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本研究以开发和改进水稻苗期抗稻瘿蚊的表型鉴定程序为主要目的,利用抗黑穗品种CL6和对稻瘿蚊感病品种9311杂交形成的F3群体作为稻瘿蚊抗性基因定位材料。
图1. 本文总体试验流程图
对携带已知稻瘿蚊抗性基因Gm6的BC2F2群体(抗蚊青占和9311)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每个BC2F2群体的感病苗与抗病苗之比为0.27~0.39,均符合卡方检验的3:1分布。对1078株形成“标葱”(PSS)的水稻幼苗进行感病鉴定,其中3364株鉴定为抗病,抗感比也符合3:1分布。表明稻瘿蚊抗性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
图2. 水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分析。A. 稻瘿蚊感染5天的幼苗。B- C. 稻瘿蚊感染25天的幼苗。D抗稻瘿蚊幼苗(左),易感苗(右)。E.被稻瘿蚊感染的幼苗单株。红色箭头表示稻瘿蚊侵害后形成的“葱管”现象。
图3. 利用BC2F2 (9311/KW)群体进行Gm6遗传分析
为了检测稻瘿蚊抗性相关的连锁标记,利用1260个SSR和插入-缺失标记对极端抗性和感病的DNA混池进行筛选。随后检测到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2个多态性标记12M19.9和12RM28346,以及两个亲本之间表现出多态性另外3个标记(12M17.5、12M19.8和12RM28739)。所有标记都用F3群体的基因型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遗传连锁(图4C-E)。通过对F3群体的基因型和表型分析,QTL定位结果表明标记存在于12RM28346和12RM28739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当表型评价标准为“标葱”率、常规等级评价标准或改良等级评价标准时,检测到的位点是相同的(图4C-E),但它们的最大LOD值和PEV值不同。
图4. 利用常规和改良的等级评价体系进行水稻瘿蚊抗性基因定位。A. 常规等级评价的标准。B. 改良后的等级评价标准;C-E. 分别基于“标葱”率、常规等级和改良等级标准的QTL定位。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表型指标的稻瘿蚊抗性基因定位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效率高、简单易行、精度高等特点,并以水稻幼苗“标葱”率为表型指标进行了验证。改进的表型鉴定程序将为未来稻瘿蚊抗性研究和应用做出重要贡献。
来源:Cheng Ling,Huang Fugang,Jiang Zhe,Lu Baiyi,Zhong Xiaohui,Qiu Yongfu. Improved phenotyping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in rice against gall midge (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J]. Plant Methods,2021,17(1):
编辑:李红叶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视频展示
专题报道
联系我们
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建材城中路12号院8号楼2门
电话:010-62925490、82928854、82928864、82928874
传真:010-62925490-802
Email: info@phenotrait.com
邮编:100096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植物表型圈

植物表型资讯
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384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法律声明